一、定義
介入療法,實質就是以醫(yī)學影像設備為引導的微創(chuàng)治療,主要分為兩大類,即血管性介入治療和非血管性介入治療或診斷。只要開一個1—2毫米的切口,在醫(yī)學影像設備比如說CT的引導下進行穿刺,將特制的導管、導絲等精密的器械直接引入到人體,對病變進行診斷,或抽取其組織選擇同時或擇期進行局部的治療,具有不開刀、創(chuàng)傷小、恢復快、效果好的特點,該方法在腫瘤診斷和治療方面的應用非常廣泛。
二、 類型
血管性介入治療:主要是在DSA下進行治療,主要是對各個部位及各種類型的腫瘤進行抗腫瘤藥物灌注,及對腫瘤本身和其供血動脈進行栓塞。局部灌注比靜脈點滴的藥物濃度高2—8倍。栓塞治療是把供應腫瘤的血管“栓死”,使腫瘤失去血供從而“餓死”,同時栓塞劑可攜帶抗癌藥進入腫瘤內起到緩釋作用,在腫瘤治療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。
非血管性介入治療:是以B超、CT、核磁共振、DSA為引導下進行治療,包括活檢術、引流術如肝膿腫引流、支架術如食道支架植入、定位術如對乳腺病灶定位指導手術切除等。
三、 方法
腫瘤存活必須依靠血管供應營養(yǎng)和氧氣,腫瘤生長必須依靠毛細血管生長。腫瘤內血管特殊豐富,消除血管腫瘤可抑制腫瘤生長、擴散,“餓死”腫瘤。
1、中西藥抗血管生成療法,通過阻斷腫瘤新生血管生成,達到抑制和治療腫瘤的目的,具有靶向明確、無耐藥性、毒副作用小等優(yōu)點。某些中藥成分,具有阻礙腫瘤新生血管生成的功效。
2、超選擇性動脈栓塞術和化療栓塞術,采用血管栓塞劑,阻斷腫瘤的血供動脈,切斷腫瘤營養(yǎng)供給,“餓死”瘤體。栓塞劑與化療藥物混合,既阻斷血供,又起到局部化療作用,無全身化療的毒副反應。
四、 關鍵點
確?;熕幬锛八ㄈ麆┚_打入到腫瘤病變部位是關鍵,微創(chuàng)介入醫(yī)生嫻熟的穿刺技術,穿刺要精確得一步到位;同時要非常熟悉血管解剖的知識,能準確找到腫瘤血管;另外還要有扎實的影像學基礎,三種技術缺一不可。廣州現代醫(yī)院醫(yī)學腫瘤中心集三項技術于一身,從而確保了介入療法取得成功。